相對于在地面上作業,水下作業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,危險系數也更高,可以說水下作業對于工作人員的考驗更多。水下打撈是一項綜合性技術,涉及測量、潛水、水下切割、封堵、水下爆破和水下焊接等等,包括打撈船舶、飛行器、貨物等。在航道、港口水域中的打撈作業,可達到清理通航障礙物的目的。
水下與陸地不同,周圍的情況可以說是瞬息萬變,進行水下作業的潛水員一定要懂得變通,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對原定方案進行必要的調整與更改,以保證人員的安全以及工程的順利進行。

水下打撈作業過程中的未知因素很多,面對復雜多變的水下環境時,潛水員必須要有穩定冷靜的心理,在下水進行工作前,要做好心理建設,對于將要從事的工作有充分的理解,一旦遇到突發狀況時,能夠沉著應對,切忌急躁、自亂陣腳,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損失甚至造成人員傷亡。
潛水員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常見潛水疾病及傷害事故的預防:常見疾病和人身傷害有減壓病、肺氣壓傷、潛水擠壓傷和缺氧等,采取如下預防措施:
1、自覺遵守各項潛水規則;
2、明確作業任務,正確選擇減壓方法和減壓方案;
3、身體不適或體檢不合格嚴禁下潛;
4、潛水員上升出水,必須沿入水繩上升,在上升過程中嚴禁屏氣;
5、潛水過程中發生呼吸困難等癥狀時,應立即停止工作,并加強通風,如無明顯改善效果,應按減壓程序出水;
6、使用通風式潛水裝具時應保證有足夠通風量。如發生供氣不足或中斷,應充分利用頭盔內的余氣及時排除故障。如故障難以排除,應立即上升出水。
7、潛水作業現場應按實際情況配備應急潛水員及應急氣瓶,以備隨時下水救援。